远古的时空,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,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,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玉文化中包含着有"宁为玉碎"的爱国民族气节;"化干戈为玉帛"的团结友爱风尚;"润泽以温"的无私奉献品德;"瑕不掩瑜"的清正廉洁气魄。
介于此,充满儒雅风尚,弥漫王侯之气的陕西,在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富平,怎么就没有温润滋养、凸显玉石文化风韵的——这个玉石艺术城呢?
明末清初的关学大家,富平薛镇韩村人李因笃在题为《唐陵墨玉》一诗序言中说“唐陵下有洞产石,名墨玉。取镌碑牌,甲于天下。”其诗云:“巨碛崔嵬百万层,唐家中叶起诸陵。青岭墨玉旋随辟,篆籀光芒到处征。”早在汉唐时,富平墨玉即成为帝王贵族陵墓前的碑碣石刻的****石材。历代名碑中,如秦李斯《峄山刻石》(原碑毁于南北朝时期,现藏于西安碑林的此碑为宋代摹刻),东汉《曹全碑》,欧阳询的《皇甫诞碑》、柳公权《玄秘塔》,也都是以富平青石刻制。今天西安碑林里的那些艺术珍品,究其“出身”,亦多是富平墨玉所制。
把玉和德结为一体;同时,又将玉与君子结缘,物质、社会、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,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。打通南阳至富平的“玉石桥梁之路”是陕西古玩艺术城的企业文化方向。期待陕西富平“墨玉石雕主题文化节”早日成为陕西古玩艺术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,“石”来运转,陕西富平墨玉有约!
|